完片担保,中国电影把好经念歪了?
对国内不少电影观众来说,“完片担保”还是个相当陌生的概念。不过,在影视业发达的国度,它早已是业内一套成熟机制。简而言之,它就是担保电影如期完工,防止“烂尾”。昨天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上,中外电影人共同“把脉”完片担保,其中不乏痛斥之声:尽管引入未久,它已“变种”为保底发行。
数据显示,电影市场风险无处不在,国内每年生产的600多部电影中有七成未能上映,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拍摄期间遭遇资金链断裂、无限延期拍摄的“烂尾”现象。而成熟的完片担保模式或能有效避免这种“浪费”。在麒麟影业CEO庞洪看来,“完片担保”制度对当下中国电影十分必要,“进入工业化生产的电影业离不开巨额投资。可如今飘在国内电影行业头上的钱尽管高达千亿元之巨,但是无法落地,没人敢投。原因就是投资方无法预知影片是否会超支,制作周期、上映档期等环节也无从掌控。”如此情况之下,引入“完片担保”模式,可以严格把控电影制作过程,保证资金安全。
不过,真正落地并非易事。据了解,早在10年前,时任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的周铁东,就有意把完片担保引入国内,还曾专门提供了数百页的详细调研报告,但最终都不了了之。
与会嘉宾、公众号“娱乐资本论”创始人郑道森道破其中险阻:“第一重原因,中国电影目前实行导演中心制,导演对片子流程的把控极强,而完片担保的前提倾向于制片人中心制。还有一方面,国内电影的制作、宣传、发行等环节往往是分散的,这无疑给完片担保所需要的一条龙式监控增加了难度。”在他看来,尽管这一套做法引入未久,但基于以上原因,正在走向异化,“现在流行的是‘保底发行’,你可以把它看作是完片担保在国内的‘变种’。”
据了解,海外成熟的完片担保公司有较大话语权,如果制片方出现逾期、超支等情形,在督促无效后,可以撤换原来的导演或制片人,再从行业工会调换其他主创前来“补位”。但如此做法在国内未必行得通。因为在国内影视产业链里,导演的话语权太强,不仅难以从外部实行监管,“换帅”更是难上加难。
对于导演中心制,华人导演李安有着深刻体会。在三天前的上影节另一场论坛上,李安坦言,相比国语片,他更享受拍好莱坞片,因为那里每个岗位都分工明确,有一整套成熟的工业化流程,他只需要把原则讲清楚,就可以坐看成片了。而在内地,都是大家听他的,这种权威性尽管感觉很好,但太牵扯创作精力。
在资深完片担保分析者杰夫·贝格纳看来,李安的苦恼通过完片担保可以部分解决,“除了创作,关于电影生产的其他事务,都可以托付于它。”他说,包括好莱坞在内,大家都相信中国迟早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产业国,但尚处于“襁褓期”的完片担保理念可能是前进道路上的一大制约。杰夫笑言,尽管在一些人眼里,制片公司如同给自己找了个“管家婆”,进而产生抵触情绪,“但规范是任何行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只有全过程透明化,才有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道理大家伙儿都懂,但尝鲜者占比依然很低。”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或许只有待到当下疯狂涌入的热钱消退后,中国电影人对完片担保这剂苦口良药才会不再抗拒,进而认真咂摸个中滋味。
杰夫·贝格纳曾在全球最大的完片担保公司FFI担任完片担保代表。去年这家公司在上海自贸区成立分公司,成为首个进军中国的世界级完片担保公司。他解释说:“完片担保”是完片担保公司与银行或投资人之间进行合同缔约的保证担保。具体而言,由完片担保公司向制片公司提供系统性的预算策划、效率跟踪、评估,保证投资人所投资的影视产品能够符合前期约定的内容和形式要求,保证影片按期完成拍摄并上映,降低投资风险。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