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50后大爷大妈 自编自导自演上百部微电影
走过多年人生岁月,成都这群“50后”的大爷、大妈正在用微电影开启自己的精彩人生。今年的微电影拍摄计划已经纳入日程,除了去新疆拍摄《冰山上的来客》,他们还想走出国门,去俄罗斯看看油画质感的田园风光!
伴随着黛玉葬花的背景音乐,桃花林前加上桃花落下特效,成都大妈扮演的林黛玉背着锄头准备葬花……这不是小品,而是成都一群“50后”拍摄的微电影《林黛玉》,像这样的微电影还有100多部,取景从沙漠冰川到乡间草原,由成都“50后”大妈们扮演的九儿、林黛玉、文成公主等一个个角色都重现荧屏,从制片摄影到化妆服装,全部由“50后”大爷大妈操刀。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在望江公园茶馆里,见到了成都大长今摄制组的部分成员。这个由成都“50后”组成的摄制组成立于2012年,因对旅行、摄像的爱好聚在一起,走过中国大江南北,自费拍下上百部微电影。“自编自导,即兴发挥,过去几十年的所见所闻所感就是最好的拍摄素材,这就是我们的特点!”成员四妹说,在海拔5000米的雪域高原,在宽度不足20公分的悬崖窄路,都有他们拍摄的身影。
拍得认真
35位“50后”大爷、大妈
即兴发挥拍摄百部微电影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在望江公园见到了成都大长今摄制组的部分成员,“忙活了一辈子,终于有时间来做做自己想做的事。”成员锦龙说,摄制组里共有35个“50后”成员,他们走遍了9个省市自治区,拍摄了上百部微电影。
5年前,担任环保高级工程师的任大妈退休不久,便加入成都中老年快乐QQ群,几次在群聚会上表演的任大妈,被群主合阳客相中,“他鼓励我,让我大胆拍情景剧,还把我的群名改成总导演大长今。”一呼百应,开始出现导演任大妈。
每一次微电影的演员也从10人到50人不等,机器也由最初的一台2000多元的摄像机变为现在的双机位拍摄,道具、衣服都是在拍摄地租借。现场摄制组成员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主要是出去旅游,即兴发挥就顺便拍戏!”拍摄组里几乎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导演也是演员,摄像也是演员,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过一把演员瘾。所有拍摄内容,都是这批50后大爷、大妈多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有代表年轻岁月的《知青》、有陪伴年轻时光的《文成公主》、有感动无数人的《九儿》……“我们从来不会彩排,都是即兴发挥,出去旅游到了那里,随时就来,发挥之好!”导演任大妈很有心得。
事实上,拍戏、摄像、剪辑、成片,对于这群“50后”大爷、大妈来说并不是简单事。“总导演”任大妈到处学摄像,儿子还专门报班让她学剪辑。“在培训班里,我是年纪最大的学生,基础也最差,但干这个觉得开心、快乐,也就不觉得有压力!”
拍得艰辛
从海拔5000米的雪域高原
到宽度20公分的崖边窄道
“在成都,我们有两个经常去的拍摄场地,我们戏称为拍摄基地!”任大妈说起来很激动,这两个由群友提供的拍摄基地成为大长今拍摄组拍摄微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场景。一个是在三圣乡的乡村拍摄基地,占地约4亩;另一个是在青城山的古老旧楼别墅,占地约3亩。
每次外出,从服装道具到吃饭住宿,都是群友AA制自费,每次花销都在5000元以上。“主要就是我们爱好这个,觉得很愉快!”这一份爱好也在每位摄制组成员的QQ上得以体现——每次外出及拍摄的微电影,都会上传优酷等视频网站,同时还在QQ空间转载。2013年1月,摄制组在新场古镇、幸福梅林景区、望江公园三地,花了3天时间拍摄完成的《红楼梦》全剧,是大伙儿最喜欢的微电影之一。选角、机位、配乐都是导演任大妈一手包办,“这方面我还有些天赋!主要是看神情,当时扮演林黛玉的是群友‘轻挽长发’,别提多像陈晓旭了!”
为了拍摄出最佳效果,这群“50后”也吃了不少苦头,光是雪域高原就去过2次,为此拍摄了《纳木错》、《一首无字的歌》等10部微电影,每部约30分钟。2013年9月在海拔5000米的米拉山,12个“50后”组员完成微电影《纳木错》,“几乎每个人都有些高原反应,喘不上气,拿着摄像机的手都是抖的,但还是坚持拍了,主要是热爱这个!”任大妈回忆称,在张家界拍摄《湘西剿匪记》时,有一个桥段是在不足20公分的崖边过道上完成的,“走路都要侧身,你说有好窄?”
拍得开心
享受拍摄过程
打算走出国门拍微电影
“(拍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主要是享受过程!”任大妈承认,他们拍摄的微电影是业余水平。
比起画面的精致,大伙儿更追求内心的愉快,“我们追求的就是健康快乐,人生不在年龄,而在心理年轻,现在我们活得年轻,也很高兴!”锦龙说,大伙儿的家里人都很支持。为了有身体条件去参与拍摄,群友间还会组织徒步爬山。今年春节前夕,还有群友组织大家前往平武虎牙大峡谷,穿越4000多米,沿途的冰瀑风光,让大家大呼神奇。
春节前夕结束了《宽巷子·酒韵·醉夕阳》的微电影拍摄,今年的拍摄计划也在逐步制定中。去新疆拍摄《冰山上的来客》已被纳入日程,“之前在四川拍过一次,但是不安逸!要去新疆才行。”拍摄组甚至想得更远,“想要走出国门去拍!”对于国外的选景还没敲定,但不少人倾向于俄罗斯的风格,“俄罗斯那种油画质感的乡村,就是我们向往的田园风光啊!”(以上人名均系网名)成都商报记者 颜雪 实习生 刘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